更新時間:2012-3-9 10:52:06
(
編輯:溫情
) 【
大
中 小】
手機訪問
 |
|
【音響網資訊】近期文化部發布《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我們認為,《倍增計劃》發布符合市場預期,將積極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去年5月于深圳舉行的全國文化產業座談會上,文化部部長蔡武曾表示,文化部正在抓緊《倍增計劃》,擬從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等三方面入手。今年1月4日舉行的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上,蔡武提出即將頒布實施《倍增計劃》。
《倍增計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的奮斗目標,努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
通常“支柱性產業”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需達5%以上。2010年我國GDP總量達到39.8萬億元,2015年總量預計達到55.8萬億元,年均增長7%。按此測算,2015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至少應該達到2.79萬億元,年均發展增速需要保持在20%以上。我們認為,這對于一個已經具備一定體量的產業而言,不可謂不是高成長。
該目標的實現需要繼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實施結構性減稅與進行重大項目專項資金投入等。年內可見政策法規包括《公共圖書館法》、《古籍保護條例》、《藝術品市場管理條例》等。在支持新興文化產業方面,目前對動漫產業、數字電視等已實施了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將文化產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去年7月已經成立首只國家級文化產業基金,規模達200億元,今年還將設立國家藝術基金等。
倍增計劃“抓大”不“放小”,“量”變到“質”變,可關注優質民營文化類個股。“抓大”重點在于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媒體”兼并重組。我們認為,“抓大”主要體現為全國范圍內的文化資源的重組與優化,“十二五”期間大型文化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成為投資主線之一。不“放小”重點在于扶持中小文化企業,通過政府采購、信貸支持、加強服務等多種形式扶持中小文化企業發展。以民營文化企業構成為主的中小文化企業,將獲得更為平等的發展機會,可重點關注優質民營文化企業個股,尤其是影視動漫、新媒體等相關上市公司。
《倍增計劃》量化了文化產業園區、品牌企業等目標規模。重申促進文化與旅游、體育、信息、物流、工業、建筑、會展、商貿、休閑等行業融合。由注重數量擴張的規模增長轉變到更加注重質量效益的內涵提高,符合全球文化產業發展規律。例如,美國有好萊塢電影區、英國有謝菲爾德文化產業園區,澳大利亞有昆士蘭創意產業園,加拿大有不列顛哥倫比亞動畫產業園區等。
“擴大文化消費”與“文化科技創新”,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文化產業倍增的關鍵驅動因素。基于“擴大文化消費是擴大內需重要組成部分”的判斷,《倍增計劃》提出,要努力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增強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鼓勵實施文化消費補貼制度,提高公共文化產品政府采購總量,對于擴大文化消費最為立竿見影。
《倍增計劃》強調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并對傳統文化產業和新興文化產業作出政策規劃。加強對傳統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促進演藝、娛樂、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等傳統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的提高。推動政策出臺,促進動漫、游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業態加快發展。包括網絡視頻、互聯網電視、IPTV、網游、數字出版、手機媒體等在內的新媒體產業將獲得更快發展。
11個重點行業明顯受益,我們最為看好動漫、娛樂、網絡文化、演藝行業。《倍增計劃》以“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為出發點,對文化部管理和與文化部職能相關的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11個行業發展思路與目標做了闡述,旨在通過推動重點行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整體倍增目標。
預計動漫、娛樂行業“十二五”期間復合增速有望超30%,而網絡文化行業“十二五”期間復合增速有望超50%。2012年看好動漫、娛樂、網絡文化相關個股的股價表現。
對于演藝行業而言,演藝院線的整合和發展將成為文化產業領域又一黃金投資機會。《倍增計劃》提出要建設10家左右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全國性或跨區域的文藝演出院線。“十二五”期間,演藝產業的資源整合以及并購重組力度將顯著加強,龍頭公司有望構建從演藝產品創意、生產,到發行、推廣的全產業鏈模式。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上半年或將上市的保利文化,其經營業務包括演出與劇院管理、藝術品經營與拍賣、影業投資與電影院線管理。
綜合來看,我們維持傳媒行業“推薦”評級,建議超配傳媒板塊。結合《倍增計劃》中的“九大重大項目帶動戰略”,重點推薦樂視網、百視通、奧飛動漫、光線傳媒、拓維信息。不過,前期傳媒板塊上漲過快,短期注意獲利盤回吐及大盤風格轉換風險。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中國證券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