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6 14:17:56
(
編輯:溫情
) 【
大
中 小】
手機訪問
 |
|
【音響網資訊】發生電梯困人、停擺、沖頂等危險怎么辦?別擔心,今后南京的“物聯網電梯”將實時監控這些故障,一旦出現“罷工”,應急處置中心將在第一時間收到信號,通知救援人員趕赴現場。昨天,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質監局召開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會上獲悉,目前質監部門選取了全市20臺電梯做試點,應急處置中心的后臺還在調試中,年后將正式運行。未來,“物聯網電梯”還有望覆蓋青奧會相關場所。
電梯裝了“黑匣子”,能24小時實時監控
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工程師任詩波表示,用物聯網監控電梯,簡單來說,就是在電梯轎廂原來的監控設備上安裝物聯網傳感器,傳感器會對電梯里的視頻、音頻、運行狀態等數據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采集到的數據,會通過3G電信網絡傳輸到應急處置中心,中心平臺能據此進行在線故障分析診斷,及時告知救援人員。
“人體是天然紅外輻射源,如果被困在電梯里3分鐘沒出來,電梯安全監控儀里的傳感器就能自動檢測到,會向應急處置中心發出信號,告訴工作人員電梯困人了。”
任詩波表示,視頻監控的目的,主要是一旦發生事故,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轎廂里的狀態。音頻監控主要起安撫作用,可以及時與困在電梯里的人進行溝通,減少事故引起的次生災害發生。運行狀態監控,就相當于在電梯里裝了一個“黑匣子”,可以實時提供電梯開關門、沖頂等參數。
后臺還在調試,年后正式運行
任詩波介紹說,目前選擇了奧體中心、新城大廈、金陵江濱酒店等3處共20臺電梯進行試點,這些電梯已安裝了傳感器,應急處置中心的后臺還在調試中,年后將正式運行。
據了解,今后全市安裝了物聯網傳感器的電梯,只要聯網應急處置中心的平臺就能清楚地監測到,避免了以往單純視頻監測的盲區,也可以及時查處瞞報事故的行為。
據統計,全市現有35000臺電梯,其中自動扶梯7000—8000臺,雜物電梯1000—2000臺,此外幾乎全是垂直電梯。
20臺電梯試點成功后,是否意味著今后南京所有的公共電梯都能用物聯網技術來監控?
對此,質監部門表示,目前電梯監控網絡與傳感技術正在做最后的調試工作,接下來質監部門將會制定相關標準引導企業、高校參與。
快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南京青奧會前,與青奧會有關的場所有望先用上這一技術。可智能判別電梯夾人、沖頂等故障
將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明確規定,學校、醫院、公園、機場、車站、軌道交通站點、公共停車場、商場、賓館、餐飲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新安裝的乘客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配置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并與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聯網。本條例發布前已投入使用的電梯,應當在重大維修或者改造時加裝。
此條例一出,就有市民擔心隱私被泄露。對此,市質監局有關人士解釋說,條例為了保護居民隱私,并沒明確要求視頻監控,而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安裝相關的傳感器,屆時相關單位只需提供例如電梯開門、停機等8個安全參數即可。
物聯網監控與單純的視頻監控有何不同?任詩波表示,現在的小區物管可以通過視頻捕捉到電梯困人、夾人等畫面,但沒法甄別分析故障;而物聯網監控則不同,主要是監測電梯運行狀態的信號,提供傳感器參數,“就好像監控儀里加了一個‘專家系統’,可以智能判別發生了何種故障,并及時傳輸到平臺上”。
據悉,傳感器設置時選取了12個監控點,可以檢測出12種故障,包括電梯夾人、沖頂等情況。
更多相關:
音響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中國安防網,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音響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