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成立于1964年,以服務市民為宗旨,是臺北地區為人熟悉的藝文空間,以推動藝術文化活動為首要目標,其開放區域以1樓大廳和3間展示廳以靜態展覽陳列為主,也不時推出各類音樂、舞蹈、戲劇活動的城市舞臺和藝術廣場。2003 年為了因應紐約百老匯極具好評的歌舞劇「貓」在臺灣的演出,經營方重新修整舞臺設施,并更名為「城市舞臺」,成為更專業、具現代感、人性化設計及貼心服務的的綜合型劇場,更符合現代化的城市活動空間。以提供市民和藝文團體更佳的表演與休閑環境。
城市舞臺可容納千余名觀眾,設有三層觀眾席,配備有先進的音響系統以及靈活多樣的舞臺設施,可完全滿足音樂會、戲曲、話劇、舞蹈、電影以及典禮、研討會等各類活動的需要。
為了讓聲音效果得到質的飛躍,場館方將擴聲設備升級為d&b擴聲系統,并量身打造的了一套"Soundscape Ready" 擴聲系統,成為臺北首個安裝有Soundscape系統的場館,可為演出者提供多一個21世紀全新擴聲技術的選擇,演出可以不限于傳統左/右立體聲道,打破聲音只有左至右的維度,還俱備前到后的深度。
主擴系統選用了A-系列增強陣列音箱,共配置有五組陣列音箱,每組由2只AL60+2只AL90+1只V-SUB的組成,這樣的組合既可以保證聲音垂直擴散覆蓋同時也可產生強大的聲能量及足夠的動態余量。同時為了保證現場每一個角落都能獲得C位般的聽覺感受,團隊還使用了ArrayProcessing線陣列聲場再優化處理技術去調整,使得聲音頻率響應平滑一致,在目標區域的聲場得到最大的優化及進行精準覆蓋。
舞臺下方放置有2只V-SUB對低頻能量進行補充。而前區補聲由7只44S負責,而側補聲由左右各2只Y7P負責,對前區和側區的觀眾區進行聲能量補充,讓場內觀眾可以享受到均勻一致的聲音體驗。另外還配置有4只12S和4只MAX2作舞臺監聽,還預留有4只E12作為擴充監聽以備日后演出活動的擴展。
A-系列全頻音箱理念為 “Assume Nothing – 突破一切想象”,源于A-系列音箱打破音響系統的功能規則,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音箱概念 - 增強陣列。A-系列音箱既有點聲源組陣的靈活性,保持熟悉的 d&b 專注于方向性和系統一致性之余,又具有線陣列一樣的強指向性,使擴聲系統可以擺脫過往的限制。新型的中頻指向性控制(MDC)技術可確保中低頻段的均勻分布。它重新定義了擴聲系統的靈活性,可滿足全方位的應用需求,覆蓋區域大、系統可擴展性,以及擁有卓越音質。
觀眾后區的擴聲設計上,由于城市舞臺劇場為有三層觀眾區的開放式階梯結構,樓層之間的觀眾區由于樓層高度和墻體遮擋,聲音在這些區域會形成所謂的聲音“盲區”或聲音的延遲,設計團隊結合布局特點,量身設計了一套系統安裝方案,在每一層觀眾區增加了2只10S作為環繞聲設備,以增強沉浸聲效果。在B1層與1F層形成的聲音“盲區”安裝2只44S作為補聲,在1F層增加了5只44S作為延時補聲,以保證聲音到達觀眾后區時與舞臺聲音同步一致。
上周末,擴聲升級后的城市舞臺迎來了一場特別的話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首次測試演出,正式公映將在7月底舉行。該話劇改編自19年的同名熱播電視劇,特別之處在于該話劇有很強的互動性,觀演者不單是一個觀眾,還可以是一個參與者影響劇情發展。通過手機投票方式,觀眾在演出過程中可以與劇目互動,決定劇情的發展。這樣的互動方式讓觀眾更沉浸地參與到劇情中,與演員們共同創造出獨特的演出體驗。這樣的表演方式不僅豐富了觀眾的體驗,也提供了一種與傳統話劇不同的交流方式。
通過引入Soundscape擴聲系統,演出者可以在演出中獲得更大的創作空間和表現力。該系統可以實現聲像定位功能,讓觀眾感受到樂器和表演者在舞臺上準確的左右和縱深位置,使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享受音頻體驗,為演出創造更真實的氛圍。
音頻設備和系統清單
Equipment List
ArrayProcessing 線陣列聲場再優化處理技術:實現全場音色一致性、控制聲能量分布
AL60 增強陣列全頻音箱
AL90 增強陣列全頻音箱
V-SUB 心型指向超低頻音箱
10S 二分頻點聲源音箱
12S 二分頻點聲源音箱
44S 二分頻高性能音箱
Y7P 二分頻點聲源音箱
MAX2 二分頻舞臺返送音箱
E12 二分頻多用途音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