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監聽耳機) > 四個監聽耳機的常見問題和誤區
    四個監聽耳機的常見問題和誤區
    更新時間:2019-9-18 10:07:08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頻應用 調整文字大小:【

     

        四個監聽耳機的常見問題和誤區

      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后,入耳式監聽耳機開始在市場上流行起來,每個需要在舞臺上監聽的音樂人都開始躍躍欲試。
      比起傳統監聽音箱,入耳式監聽耳機的確有許多特點和好處。然而,入耳式監聽耳機并不是解決任何問題的靈丹妙藥。雖然它外觀專業,但的確存在一些缺點和眾人對其的誤區,在決定要使用它之前,最好先了解這些誤區和其中的問題:
      誤區一:“監聽耳機能解決一切監聽問題”
      監聽耳機的功效有時的確被放大了。出于各種原因,表演者對舞臺監聽系統不滿意,有可能寄希望通過佩戴監聽耳機來解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監聽耳機和音箱一樣,也會受到GIGO原則的影響,甚至更嚴重。(譯者注:Garbage In, Garbage Out - 輸入的聲音不好,出來的同樣是垃圾)
      舉個例子來說吧,也許你覺得地板上的監聽音箱總不能讓你聽清每個所想要聽清的部分,于是你決定使用入耳式監聽耳機。現在,這個欠佳的混音直接發送到你的耳朵里了,輸入的混音有問題,耳機里可沒有住著一個小調音師再幫你混音。所以,你聽到的依然是糟糕的聲音。更可怕的是,由于入耳式監聽耳機會隔絕一些周圍環境的聲音,現在舞臺上的鼓聲、手箱就變得更難以聽清。寄希望于手箱和監聽音箱一起聽的解決辦法也被堵死。這種情況下,你對電平的細微變化可能變得不敏感,難以去細膩地處理表演技巧和力度。
      如果只用監聽耳機不用監聽音箱的話,貝司那種撲面而來的物理壓感就消失了。
      所以監聽耳機里要放入什么聲音,混音怎么安排是需要單獨聰明地考慮的。如果你是一名鼓手,需要跟隨一段貝司采樣去演奏,在舞臺監聽音箱中,你覺得音箱發出的貝司低頻與底鼓有沖突,導致兩者都聽不清。那么可以先讓調音師對鼓手的監聽音箱進行調節,如果遇到無法獨立調節EQ的監聽音箱或其他無法解決的問題,再用監聽耳機隔絕低頻的干擾(不過低頻沒有高頻那么容易隔絕),或者只在耳機中放入采樣,以補償監聽。
      如果是在大型演唱會或者音樂節演出,監聽耳機隔絕外部聲音的特性還會影響你感受現場,影響互動的情緒。所以我們能看到在一些大牌音樂節現場,如果表演者使用監聽耳機的話,專業音響團隊會通過指向觀眾的麥克風將現場的氛圍傳送到表演者的監聽耳機中。一些高端驅動的頭戴式監聽耳機上甚至還有小小的麥克風來補償環境聲。
      還有就是,戴著監聽耳機,你很難感受到一些低頻或超低信息。如果只用監聽耳機不用監聽音箱的話,貝司那種撲面而來的物理壓感就消失了。這可能會降低你的感知度,影響到表演的情緒。
      誤區二:“有入耳監聽總比沒有強”
      這句話是放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來說的。如果你是以“金錢無限”的方式打開,那么自然是各種好裝備多多益善,但絕大多數情況下,資金總是有限的。想戴著入耳監聽在臺上靈活自如地表演,必定要依靠無線技術,而能達到標準的無線技術比普通監聽系統昂貴許多——出色的頻率響應、凈透的音質、無干擾的信號——這些都需要高投入的高端設備來完成。你其實可以花費更少的資金去添置能達到同等效果甚至更優效果的監聽音箱系統。
      所以如果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還要追求入耳監聽和無線設備,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讓你的投資者后悔當初沒有把這筆錢投在別的地方。
      誤區三:“既然花錢買了入耳監聽,就一定要時時用上”
      花大價錢買了什么東西就一定要經常用,這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個奇怪邏輯。不管是什么東西,用在點子上遠比不經計劃的使用要聰明。什么情況下沒有必要或者不宜使用入耳監聽呢?
      沒必要使用:排練或以往演出時沒有任何監聽困難,配器間頻率沖突問題不大,不需要聽采樣等等。
      不宜使用的情況:增加入耳監聽系統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調音時間,如果參加的是一場調音時間緊張的演出并且沒有商量的余地的話,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樂隊的全體成員,去調試最必須的部分。一般情況下,一個三大件樂隊裝臺、試鼓、調手箱、試麥、總體調節和基本監聽這一個必須流程就需要至少30分鐘的時間,如果還有其他周邊或配器那么就更加復雜。在時間很緊張的情況下,你需要考慮是否還有時間去安裝和試用入耳監聽設備。
      誤區四:“普通耳機也可以用來監聽”
      普通耳機,即使價格不菲,也并不能代替入耳監聽系統。平時大家用來聽音樂的耳機與用于現場的入耳監聽耳機有著很大區別。因此,即使你花錢買了耳機放大器來DIY一個入耳監聽方案,也需要購買正確匹配的耳機。它們之間除了上面提到的抗干擾、頻率響應等特性上的差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隔音和保護聽力的功能。將普通耳機用于舞臺監聽,很有可能會對聽力造成傷害。
      正如很多聽力保護的文章中提到的,我們只有一雙耳朵來應對這個瘋狂的世界,對于長期暴露在高分貝環境中的音樂人來說,保護聽力尤其必要。我見過很多想在現場使用入耳監聽系統的樂手,上臺直接掏出一對普通耳機,讓我把它接在任何能反饋監聽的線路上。我當場就醉了。出于各種原因,它并不有效!
      四個監聽耳機的常見問題和誤區
      http://www.audioapp.cn/thread-160373-1-1.html
      (出處: 音頻應用)
      正確使用麥克風的五個要點
      1、距離
      麥克風與嘴的距離一般在一拳左右。太近了氣粗聲大,容易產生噴話筒的情況,一些送氣音節(更是明顯,要注意把握好);話筒也不能太遠,太遠了聲音傳不出去,尤其是敏感度不高的話筒,太遠了等于沒用。
      2、角度
      麥克風不要放在嘴與地面平行的直線上。應低于嘴唇,放在嘴的下部且與嘴成45°角,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否則會出現抬頭低頭時被話筒擋住臉部的情況。
      3、開關
      調好麥克風的位置后,不要用手去敲,看有沒有聲音,也不要用嘴吹,這些動作很不雅觀。可以檢查麥克風的開關是否開了,麥克風的開關向上是開,向下是關,這是國際統一的。
      4、位置
      麥克風最好放置在話筒架上。話筒架上的麥克風可以上下移動、前后挪動,使用起來很方便,更主要的是可以空出雙手來做動作,使演講者的形象保持一個完美的整體。
      有時可能沒有話筒架,那么拿麥克風的時候也要注意。握麥克風時不要太緊,握得太緊手容易顫動,會使聽眾以為你很緊張。可以握成拳狀,也可以握成抓狀,但一般采用前者。不要隨意換手,如果要換,一定要配合好動作進行。
      5、場地
      演講者要根據場地的大小和麥克風的性能以及聽眾情緒的靜噪情況,可以靈活調整嘴與麥克風之間的距離。場地大,尤其是在室外,或者麥克風性能差、聽眾浮躁不安、人群中有聲音時,可以近點兒,否則應遠點兒。
      正確使用麥克風的五個要點

    更多相關: 監聽耳機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走進北京
    • 2019視聽行業全國巡展-北京站
    • 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專業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展覽會(音響·燈光)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神木县| 高陵县| 洪湖市| 共和县| 观塘区| 和田县| 开封县| 蕲春县| 右玉县| 班玛县| 中宁县| 福清市| 寻乌县| 宜川县| 廊坊市| 通海县| 合肥市| 湖口县| 北流市| 威海市| 湛江市| 呼伦贝尔市| 将乐县| 丹阳市| 兴安盟| 富蕴县| 临桂县| 沧源| 莆田市| 天水市| 新安县| 内黄县| 岳西县| 安远县| 望城县| 金山区| 股票| 萨嘎县| 宜昌市|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