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對話
自《“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共建有益娛樂環境”》倡議書發布以來,緊密圍繞在中國文化娛樂協會周圍的歌舞娛樂企業都積極行動起來,用各種創新方式去實踐落地《倡議書》的精神。
那么在實踐的過程中,各企業也難免遇到一些困惑。星網視易公眾號特邀中娛協秘書長孔明、星網視易數字娛樂總經理歐繼福,做客本期《嘉賓對話》欄目,為行業小伙伴來支支招。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
Q1
近幾年來,文化和旅游部在引導行業轉型升級時將“提升歌舞娛樂行業形象”作為第一要務,那么,“提升形象”能夠為行業帶來怎樣的切實利益?
孔秘書長:我們之所以將提升行業形象作為重中之重,是因為唯有提升形象,才能為行業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歌舞娛樂行業發展的瓶頸是“被理解”和“被信任”,而突破這個瓶頸的取勝之匙仍然是“被理解”和“被信任”!袄斫夂托湃巍蹦軌驗樾袠I帶來更好的政策環境、更好的投資環境、更好的輿論環境,這些都是行業發展前三十年所欠缺的。
轉型升級的時期,對行業來講同樣是一個“補課”的時期。自2016年文化部發布《關于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起,中娛協牽頭各代表企業制定了《歌舞娛樂場所音視頻點播系統技術規范》、《歌舞娛樂場所服務規范》,同時正在起草有關歌舞娛樂場所服務等級評定、曲庫技術規范、內容自審等一系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有了標準的約束,歌舞娛樂企業就能遵照標準去守住行業底線、提升服務品質,行業形象也會變得更加陽光和清晰。
努力自然有回報,政府管理部門看到歌舞娛樂行業的積極轉變,在這幾年陸續出臺了有關稅費、審批等各種行業扶持政策,支持、鼓勵行業健康發展;各類媒體也以越來越多的篇幅,去報道歌舞娛樂行業的正面新聞;社會大眾尤其是銀發一族,伴隨著行業力推的“夕陽紅”項目的推廣,也對行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肯定。這些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積極反饋,是在歌舞娛樂行業發展30年歷程中從未有過的,也是行業累積到的最寶貴財富。
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歌舞娛樂行業自身的短板:特別是跟其他娛樂業和服務業進行橫向對比,我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基層服務人員的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還不夠高,這會是接下來5年決定各個企業和行業生存能力和發展空間的核心因素。
歐總:向消費者提供內容積極健康的娛樂產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星網視易通過技術手段,從源頭上部署把控產品:嚴格管控歌曲的下發,強制下架不利于民眾身心健康的歌曲;基于大數據,篩選出最優的歌曲榜單(兼顧傳唱度和內容健康性)推薦給消費者。
代理商伙伴是直面KTV行業客戶的重要窗口,因此一方面,星網視易不斷助力渠道提升業務素養和技術能力,更好地服務客戶;另一方面,我們也和代理商伙伴攜手將積極健康的經營思想傳遞給客戶,共同堅守源頭、堅守底線,力爭將最優質的娛樂體驗提供給消費者,共同塑造歌舞娛樂行業的正能量形象。
Q2
不少娛樂場所表示經濟下行、生意難做,面對當前環境,歌舞娛樂企業該如何尋找突破口?
孔秘書長:“經濟下行”是一個需要辨證看待的問題,無論是高速發展還是減速發展,都是一個經濟周期的正常表現,現在的時期對歌舞娛樂行業來說,并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定義。對行業來說,現在出于一個規模精簡的時期,但同時也是一個品質提升的時期。因為企業現階段必須得依靠提升經營服務品質“爭取”消費者,而不是“等待”自然流量的消費者。
其實在經歷了近幾年市場的洗禮,我們不難發現在存量市場中被淘汰的KTV幾乎都不是品牌型、連鎖型大企業,而在增量市場中,新增場所90%都是屬于連鎖型的量販KTV,這是因為連鎖企業依靠更科學、穩定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優勢,凸顯出極具優勢的抗風險能力。這種優勢在未來幾年還會持續擴大,并在市場表現上符合“二八定律”。
合規經營的品牌型連鎖企業在所謂的經濟下行時期悄然完成的市場布局,是完全符合市場規律的,這也是從我們角度看到的行業積極變化的現象。
歐總: 我們不可能改變經濟環境,但應當積極正視,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優秀的企業必然經得起時間和市場的檢驗,這也是綜合實力的體現,我們應該先從企業自身去找原因:企業的策略和規劃是否符合國家發展的大趨勢?企業的產品是否具備創新性和傳承性?是否符合當前消費者的需求?
星網視易的創新之路,也是在不斷摸索中找到方向的,從最初的星云系統,到魔界、魔方、魔云、魔云互動娛樂系統,從每三年推出新品到每年都在不間斷推出新品,星網視易產品的升級換代都是基于國家發展趨勢、技術的革新和飛躍,并迎合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Q3
中國的消費結構主體已發生變化,90后甚至95后正在構建屬于自己的消費時代,針對這種情況,歌舞娛樂行業應該怎樣調整發展策略?
孔秘書長:90后成為行業主力消費人群,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部分消費主力軍正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具有互聯網消費習慣和社交需求,因此以互聯網帶動娛樂產品附加值的提升,是歌舞娛樂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這點毋庸置疑!不能迎合90后消費習慣的企業,將很快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誠然很多融合互聯網元素的產品在剛面世時,其效果并不能立竿見影,消費者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但相信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大眾對新式娛樂接受程度的增加,這個過程會越來越短,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也會進入加速期。
歐總:星網視易通過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讓KTV場所中原來較為單一的、傳統的娛樂形式將變得更加多樣、豐富,在這個過程中也催生了新業態和新服務;我們打破傳統包廂的界限,進行線上線下的互動、包廂內外互動,令產品更加個性化,更受90后的喜愛;而K米智慧KTV的推出,更是助力KTV場所降本增效,提升服務品質、惠及消費者。
Q4
拓展消費群體是不少行業積極尋找出路的手段,那么歌舞娛樂行業拓寬消費群體的方向在哪兒?相應的產品又可以從哪些方面發力?
孔秘書長:歌舞娛樂企業要注重開發適應不同年齡、職業的用戶群體,特別要關注中老年用戶和家庭用戶,這兩個群體的體量、社會影響力都不容小覷。比如我們一直在積極推動“夕陽紅”項目,為銀發一族量身定制娛樂體驗,企業在收獲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行業社會形象。
在產品的打磨上,建議企業牢牢抓住三個能喚起消費者共鳴的元素:有傳承、有內涵、有溫度,產品飽滿了,自然受眾群體也拓寬了。
歐總:KTV是天然承載消費者美好記憶的場所,也是消費者人生中許多重要時刻的見證者,比如求婚、生日、畢業派對等,因此星網視易在打造娛樂產品時尤為注重“溫度”的注入,不光是要給到消費者新穎的玩法,更要讓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增進情感交流。
星網視易除了深耕量販KTV領域,也針對不同的K歌娛樂細分領域升華K歌娛樂:我們聯合當地資源,保護傳統戲曲文化,讓小眾地方戲曲走進大眾的視野,讓小眾愛好者感受到溫暖;我們面向廣大官兵,推出軍營K歌娛樂系統,讓入伍的新兵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速適應軍營生活;面對家庭用戶,我們推出了多達十幾款的K歌影音產品,滿足不同維度的消費需求。
筆者有話說
歌舞娛樂企業要有這樣的底氣和信心:我們輸出的是全球KTV娛樂最高標準和最先進的產品,我們向社會大眾提供的是豐富的、健康的、多元化的健康食糧,我們為此感到驕傲!
而娛樂創新就是要一起干才能事半功倍,通過中娛協搭建的各種交流平臺,行業同仁們分享實踐經驗,共同將《倡議書》的方針落到實處,定能讓行業面貌煥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