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作真空管器材而馳譽于業界的英國品牌Audio Note,從之前以設計制作功率不大、單端輸出的擴音器材為主力,逐部拓展至今天多樣化種類的規模,近年來推出的極品級高端前、后級,CD機及解碼器等,更是令一些喜愛真空管音質的發燒友趨之若鷺。本文的主角便是來自Audio Note的OTO Phono SE真空管單端合并機與CD2.1×/Ⅱ CD機。
OTO Phono SE合并式擴音機簡潔的面板設四顆旋鈕,從左至右是訊源選擇(Phono、CD、Aux、Tuner)錄音監控、平衡及音量掣(非級進式,可持續調大小音量),電源開關掣則設置在機背的右方。在用料方面,OTO Phono SE并非昂貴機種,然而廠方亦用上如鋁膜電容,油浸紙膜電容雙電源供應,其一供輸出級,其二給其他線路。而輸出牛由Audio Note自家繞制,提供特佳的低頻伸延及控制力。不得不提極其扎實的面板及機箱,同級價位之中可謂罕有。
OTO Phono SE合并式擴音機的高電平部份,每聲道以兩支EL84作并聯單端甲類輸出。若EL84單獨一支使用的話,最高只有五瓦輸出,并聯則每聲道可以達十瓦輸出,在驅策一般中,高效率的喇叭在實用方面較為實際。本機由于內置動磁(MM)唱頭放大線路,唱頭放大部份使用一支6DJ8及一支ECC83。而前級(高電平)部份則用上ー支ECC82,及兩支ECC83(全機合共九支管)。Audio Note廠方預計,本機的膽管可持續用上約八千小時,比起其他機種而言,膽管的壽命是比較長的,況且本機換膽的價錢相比其他名膽并不算昂貴。
OTO的內部為M1Line/M1 Phono,再加上P1PP(Push Pul)或P1SE(Single Ended)的其中一部份所組成。在使用上,OTO Phono SE并不需要調校任何偏壓,跟普通晶體管一樣,接上CD機及黑膠唱盤組合(動磁唱頭及高輸出動圏唱頭,可以即駁即唱。一般較低輸出動圈唱頭需另加升壓牛或動圈頭前前級)。
在不同高清制式實體載體如SACD等,及下載大行其道的今天, Audio Note對于數碼訊源所采取的是積極地循從傳統CD播放音樂的宗旨,例如該廠一部中級的一體式CD2.1X/ⅡCD機,跟更高端的分體型號一樣,緊守最初制訂的16Bit/44.1kHz(Red Book)規格,不設數碼濾波及模濾波程序,因為濾波不單只去除訊,亦會去掉一些聆聽范疇內的細節。也不設超取樣(Oversampling)程序,因為數碼濾波及升頻程序均以數碼運算方式工作,撤去數碼濾波也許衍生超高頻的雜訊。雖然在儀器測量數據比不上一般的CD機種,卻換來一般CD機少有栩栩如生的音樂感。
CD2.1X/Ⅱ采用飛利浦L1210機芯及16Bit TDA1543解碼芯片。用料方面,用上巨質電阻,及現時廠方珍藏的Blackgate電容銅箔輸出電容等靚料,模擬音訊以一支6111WA微型雙三板管,每聲道以此膽管各半處理輸出。所有組件裝嵌在一個小型的機箱,體積值為96mm高×446mm寬×270mm深。當然CD2.1X/Ⅱ的外型,秉承了該廠簡潔模實的風格,機背只設電源輸入及對RCA輸出插座,不設數碼輸出,顯示廠方對本機音質的絕對自信。
CD2.1X/Ⅱ與 OTO Phono SE的雙劍合璧,能釋出一般黑膠唱片才有的一種張力,令聽者欲罷不能,仿若帶領聆賞者在現場賞樂般,一點都沒有夸大。對于喜愛陳舊一點歷史性錄音的樂迷而言, OTO Phono SE與CD2.1X/Ⅱ的組合,能夠攫取錄音所潛藏的精粹,在靜態時層次分明,音質柔麗,動態時媲美大型組合,音場營造之壯闊,可令耳朵聽來,不太相信眼前看見的!
總結
OTO Phono SE沒有以往有些舊款機種那種粘潤兼節奏略緩,節奏明快,亳無半點拖曳是其特色,雖在小小十瓦以內,在適當音量調控之下,表現出堅如磐石般穩定,妥貼。OTO Phono SE亦能突顯錄音的原始和無粗糙顆粒,不會刻意把聲效打磨得滑溜甜美,換句話說是表現出錄音真實一面的音質。在這個價位的機種而言,殊為難得。反之若遇到錄音水平強差人意,或近年流行強調HiFi效果把音效大幅調制的發燒碟,OTO Phono SE亦毫不忌諱地把聲音的好與壞忠實地反映。此機對大部份單聲道舊錄音的包容性不錯,背景噪音亦相對寧靜。在聆賞音樂的角度而言,Audio Note OTO Phono SE配合廠方的CD2.1X/Ⅱ CD機,予人一般高逾倍或以上機種所欠缺的重要元素——音色優雅,樂韻悠揚。黑膠唱片組合方面,今天市場上已有一定數量的高級動磁唱頭,Audio Note本身亦提供多款如IQ1、IQ2、IQ3等型號供選配,相信在配搭得宜的情況下,有更佳的整體效果亦說不定。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