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專業音響) > Antares藝術家: 格萊美獲獎制作人Jacquire King訪談
    Antares藝術家: 格萊美獲獎制作人Jacquire King訪談
    更新時間:2019-12-27 11:02:58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傳新科技 調整文字大小:【

    當您與Jacquire King交流時,您可以很快發現,音樂就是他的心頭所愛。而且他還十分擅長于捕捉挖掘其他藝術家的演繹。在過去30年間,這位格萊美獲獎制作人/工程師塑造了一些十分具有個性的音樂,從Kings of Leon到Tom Waits到Norah Jones到James Bay。

    我們在他的Nashville錄音室與他見了一面,他正在與Daughtry合作一個項目,并且正打算開始與City in Color和Parachute合作,這些合作能讓他進一步深化自己的錄音和混音技巧,以及深化Auto-Tune在他處理各種風格人聲時起到的幫助。

    您的錄音事業于30年前就已起步,

    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剛開始時您只有一個磁帶機。

    那時候我還很小,想成為一個電臺DJ。那時候使用磁帶機錄音只是我的一個愛好,然后我學著玩了一段時間的吉他和貝斯。我朋友那時候在一個更厲害些的樂隊中,我對他們的擴聲系統和四軌錄音機很感興趣。大概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是什么驅使您來到Nashville?

    我妻子她老家在這兒。我來這兒拜訪朋友,而我妻子也和他們都很熟悉。我們開始了一段長期的關系,然后我獲得了一個為Switchfoot樂隊制作的機會,他們被Nashville廠牌簽下。我的時間主要分配在三藩市和洛杉磯之間,之后我在Nashville花費了更多的時間。我們結婚后決定一起搬來這邊。我以前沒想到過Nashville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現在這個城市也許已經成為了世界錄音之都。我來這兒大概已經18年了。我覺得自己過著幸運的人生,因為當我在80年代末去到三藩市時,那里也正在發生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您總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

    那段時間是灣區錄音室的黃金年代,

    而現在您正在見證Nashville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絕對是這樣的,我就是有這樣的運氣。只要跟著自己的直覺走就好。我所做的唯一一個自己的決定是19歲時打算成為一位專業的錄音師——我想制作偉大的唱片,就像那些打動我的唱片一樣。

    您有提到Tom Dowd、Rudy Van Gelder

    和Les Paul給了您很多早期的影響。

    能否說說他們是如何影響您的?

    在他們那個年代,由于技術的限制和音樂風格的大趨勢,錄音的目的就是捕捉演繹。這些人之所以成為先驅,不僅是因為他們在技術上十分前衛,同時也由于他們在捕捉藝術上也十分出色,他們在演繹的當下時時刻刻捕捉到了那些動人的瞬間……他們實實在在得啟發了我。我在大概十一二歲時發現了Jimi Hendrix。我開始有了些頓悟:錄音不僅是將發生在錄音室中的事情錄制下來。他們其實是把錄音室當成了一個樂器。他們打開了我的想象之門。

    我從來不是一個特別遵從技術的音樂人,我可以玩很多種樂器,但對它們不是很擅長,我在十八九歲時決定要鉆研錄音室這門樂器!

    聊會那三個人……其實有很多人能作為參考,但這三個人對我來說十分重要。另外,Ray Charles。Cream和Allman Brothers,Tom Dowd……Eric Clapton和好多其他 人事物都對我十分重要。

    另外,說到這些,其實最重要的事情是大膽利用樂手們的演奏素材組成一首偉大的歌曲,或者創造一些能夠連接人心的獨特音樂。我發現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作為這樣一種“管道”而存在。

    這種目標是如何影響

    您在錄音室中選擇的工具的呢?

    現在市面上能選擇的工具有很多,想要成為一位創意人士。您所需要掌握的技術非常多。去理解錄音過程中的基本原則,能很好的啟發我,這對我大有益處。Auto-Tune的地位,對于歌手來說,在于控制演繹的情緒。

    您可以評價別人說,“這段副歌部分您演繹地有些太尖銳了”,或者說“您這邊有點不在調上”……您可以去指出這些事情,但是有時候在這種評論的過程中,您會喪失掉一些東西或者一些情緒,這讓演繹降格為一種理性上的東西。這對于打動聽眾來說是無益的。如果副歌唱得尖銳了些,但是這種尖銳是基于一種強烈情緒的,那么您就可以用Auto-Tune去吸納這段演繹并讓它變得舉足輕重……不要依賴這個工具,但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完善的工具。

    顯然,現在一些流行歌手太過于依賴Auto-Tune。這會造成一種不同的語境,所以去理解您的工具并創造不一樣的效果是很重要的。

    Auto-Tune Live Native (E)

    您是如何使用Auto-Tune和藝術家合作的?

    具體來說,您是如何將它融入您的工作流的?

    這取決于個人秉性。我從來不想太過于依賴某種工具,而只是在創作或演繹時將它作為輔助工具。歌曲需要最好的它,演繹需要最好的它,聲音同樣也需要最好的它。

    有時候您可以從一開始就打開Auto-Tune,因為您想要一些特別的審美感覺。在補充階段使用Auto-Tune監聽,使用一些一般的調內設置,然后您就能感覺出大概您需要做多少補充了。

    有些藝術家會對自己不需要用到它而感到十分自豪,不過一般他們最后會說:“嘿,您介不介意幫我調一調?”我當然不介意在合適的時間用到它。和一些藝術家合作的時候,我們從一開始就會討論這件事,而另一些藝術家說:“我們會等等看。”

    我并不會為每一次處理錄音寫下固定劇本。這是我熱愛錄音的一大原因。您能有機會和一些具有獨特天賦的人共事,您需要擁抱發生的一切。我不認為我的錄音每次聽起來都是一樣的。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會覺得很可怕。我認為如果您認真聆聽音樂,就會發現一些想法、熱情和音樂性的觀點。但永遠應該以表達藝術家為先。

    當我談論流行樂制作的時候,

    您覺得聽眾的口味變了嗎?

    當然,我覺得聽眾的口味一直在變,從流行到其他不管什么風格。我們越來越習慣緊湊、調內的音樂,而清晰度和科技的變遷也影響著我們歸檔和理解錄音。當然一切都還是以好的感覺為第一位。

    我還對響度戰爭已經過去感到很慶幸。我認為音樂回歸到了一個好時代,對于科技更好利用的時代。而科技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一段時間里有被濫用的嫌疑。但音樂類型始終還是我們能夠用到技術的產物,特別是當多軌錄音技術和采樣技術發明后。

    不過當然,人們總是想聽到不一樣的東西。當您有一個年輕的歌手,有時候您會想讓他聽起來用了很多Auto-Tune,來告訴人們這位歌手是現代、年輕、時髦的聲音……所以有時候您需要用到一些現代化的手段來做到這點。

    Auto-Tune Vocal Studio Pro (E)

    您是否將Auto-Tune

    用作創意手段和糾正工具?

    我肯定用它作為創意手段,比如說處理背景人聲、或者是處理年輕人聲,和一些跳舞音樂、或者更現代化的作品。也許您會想要一些重復段,或某種高度調制的人聲材質,我絕對會用它來完成。

    我一直會做的一件事情是,有時候使用Auto-Tune來完成顫音片段,我喜歡那種聲音。我把它開到Sawtooth,把Rate調得很低再把Variation 調得也很低,最后Onset參數調的很高。這并不是真的在創造顫音,但您把信號輸送到這個插件里面,這很帥的可以創造出一種有年代感的效果。我喜歡它對中頻的塑造能力,它能把中頻往前推一點。就像一個奇怪的均衡、壓縮、年代效果的工具,但其實并沒有在做均衡或壓縮。

    您什么時候會用它?

    幾乎所有時候。我使用一些配比好的設置。無論我做基本音高糾正,或者做一些艱難的校準,使用它以后的音樂聽起來都十分自然,可以創造“Auto-Tune 效果”。我很喜歡它的那種聲音感覺,那一點點校準能力。

    另外我還發現,一般來說我喜歡將輸入類型改成Soprano。也許我是不對的,但我覺得,調整輸入類型,不管是Soprano、Tenor、Baritone或是您切換到樂器或貝斯,它其實是在變換監聽的頻率。對我而言Auto-Tune在Soprano設置下會更加具有寬容度,它會監聽更高的頻率。我強調這點是想說您并不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來設置輸入類型。我覺得您應該按照您的喜好和聲音來做設置。

    您與我們分享了很多心得,

    您還想補充什么嗎?

    Auto-Tun最近加入了些新功能,比如Flex Tuning和糾正風格以及人聲自然顫音,這些高級功能真的很關鍵。我喜歡Auto-Tune 5的聲音和質量以及它分析引擎的工作方式。這些東西現在被融合入了Auto-Tune Pro中所以我很期待看到這些選項。

    什么是經典模式算法?

    經典模式,我愛它。對于有些聲音,有這個模式真是一件好事。唯一一個我想補充的是,如果我只想做一些人為的自動化設置,我會使用半音階而不是歌曲的調,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一些藍調音符存在,制造出一種故意而為的感覺,一種“夾縫中的音符”感!


    關于傳新科技
    傳新科技有限公司(DMT)于1990年在香港創立,是一家音視頻領域系統集成、技術咨詢、產品開發、專業產品銷售的高新技術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傳新科技時至今日在行業內已頗具影響力。公司匯聚了世界上最優秀的音視頻專業產品,憑借頂尖專業產品以及雄厚的技術實力,創下專業行業的多項第一。
    第一個大型數字直播系統
    第一個大型Dolby數字5.1錄音系統
    第一個大型光纖數字網絡后期制作系統
    第一個DVD母版制作系統
    第一個網上直播系統
    第一個數字電影制作網
    第一套Dolby Atmos全景聲電影混錄系統
    第一套基于AES67標準的網絡數字化傳輸分配系統。
    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廣播電視領域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音樂錄音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影視前期/后期制作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公共擴聲和會議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多媒體和互聯網領域系統集成以及產品銷售
    公司秉承一貫的“傳承經典,創新未來”的宗旨,為廣大專業用戶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并創下行業的多個第一。公司已經擁有像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江蘇廣播電視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中影數字制作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香港無線電視臺、香港新城電臺、香港興明亞洲工程等眾多極具代表性的專業客戶,同時與眾多行業伙伴結成戰略合作伙伴。
    未來,DMT將繼續努力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工藝介紹到國內來,并真誠地與國內廣大專業用戶合作,共贏在中國。

    更多相關: 傳新科技企業動態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上海國際專業燈光音響展覽會
    • 2019視聽行業全國巡展-上海站
    • 走進微數 XILICA以變應萬變促企業發展
    •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湖州市| 邹平县| 台中县| 孟村| 东丽区| 宽城| 天水市| 太康县| 陆河县| 遵义市| 乌恰县| 治多县| 鱼台县| 靖州| 玛沁县| 滕州市| 阳泉市| 广元市| 青州市| 米林县| 屏南县| 古丈县| 娱乐| 阿克苏市| 十堰市| 静海县| 阿勒泰市| 醴陵市| 光泽县| 舟山市| 白水县| 金塔县| 泗洪县| 天祝| 石狮市| 白银市| 达拉特旗| 湖州市| 会东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