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不能沒有音樂!
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冼星海曾說到: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烏克蘭卓越的教育家、教師、思想家和作家談到: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首先是培養(yǎng)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校音樂教育就是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發(fā)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德國交響樂之王貝多芬也多次提到: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智能家庭背景音樂系統(tǒng),顧名思義就是將音樂以背景播放的形式融入到家庭環(huán)境中,讓家中的每個房間每個角落都能隨時聽到美妙的音樂。通過墻壁嵌入主機/功放,頂部裝上吸頂音響,從而達到簡單操作即可聽到高保真,立體聲的音樂效果。
4月29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召開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了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發(fā)病形勢嚴峻。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同時低年齡段近視問題突出。事實也是如今小孩子每天對著電視,手機,平板這些電子設備,或者打游戲,或者看電影。67%的學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2小時,29%的學生不足1小時,73%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達標。
而智能背景音樂有各類故事,兒歌以及唱歌功能,可以極大調整孩子到聽音樂和學故事,英語。邊學邊玩,方便各項內容交替更換。用音樂提升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企劃力,讓他(她)更聰明。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幫助睡眠和提高免疫力。
“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如今的‘996’模式已經(jīng)被很多企業(yè)推崇,年輕父母的生活壓力大,回到家以后通過音樂放松下心情似乎成為了大多數(shù)人希望的事情。但電腦基本已經(jīng)不再打開,而手機或者平板又經(jīng)常沒電。特別在廚房做飯,陽臺晾曬衣服等場所又不便于攜帶。而目前市面的AI音響也幾乎成了孩子的玩具,并且音質吵雜。
智能家庭背景音樂可以滲透到每個房間區(qū)域安裝,并且嵌墻設計,不會讓小孩子打擾你一刻的放松。讓音樂使身體放輕松,紓解壓力。
從那首1999年的《常回家看看》傳唱到再到2014年王錚亮春晚自彈自唱《時間都去哪兒了》再到抖音很火的《萬愛千恩》。到2018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47億,空巢現(xiàn)象也成為一個全球性難題,發(fā)達國家獨居及夫婦空巢戶比例高70%-80%。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城鎮(zhèn)化建設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將越來越多,空巢期也會明顯延長,同時老人對于智能手機更是天然屏蔽,過多使用手機又對老人眼膜傷害巨大。
而智能背景音樂可以播放網(wǎng)絡電臺以及戲曲和音樂,讓老人通過智能背景音樂了解這個世界,達到使用音樂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防止老化。
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超輕薄、大屏幕、高智能成為電視發(fā)展的趨勢。實際上,電視的超薄,是以犧牲自身條件來換取的,電視機越來越薄,就越會犧牲喇叭的空間,減少聲音在墻體內部放射緩沖的次數(shù),功率基本在1-2W,導致聲音不夠飽滿。逢年過節(jié)全家人都會一起看春晚,看部電影大片,音效卻不如人意,提不起來看下去的興趣。
智能家庭背景音樂可以通過兩芯屏蔽線將電視和背景音樂連接,經(jīng)過數(shù)字D類功放放大,通過左右聲道分頻音響,達到立體環(huán)繞聲的身臨其境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