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領,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相互促進。10月25日~27日,為期三天的“2019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莊)圓滿落幕。本次展會以“新時代、新體系、新體驗”為主題,聚合文化科技融合的最新前沿示范成果,參展主體超過400家。利亞德集團勵豐文化受邀參展,集中展示了“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示范成果,引發參展嘉賓與市民的廣泛關注。
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勵豐文化”)是利亞德集團(股票代碼:300296)旗下文化板塊的核心企業,今年勵豐文化與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入選首批單體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勵豐文化作為廣東省廣州市唯一一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單體類)受邀參會,并聯合利亞德集團、京東方、廣州億航、土星文化等文化科技企業,在極具嶺南風情特色的廣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區集體亮相,通過Optitrack紅外光學動捕系統、互動魔境墻、lemuse數字音頻系統、BOE數字畫屏、無人機、“土星工匠師”系列金屬機械組裝模型等展項,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所蘊含的無限可能。
勵豐文化創意策劃具有嶺南風情特色的“廣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區
中宣部文改辦巡視員、副主任高書生蒞臨勵豐文化展區
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哪家強?
2012年,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首批16家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開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認定,旨在進一步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作用,更好地引導和推動各地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強文化產業領域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13年底,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四部門聯合下發《關于認定第二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通知》,認定廣州高新區等18個第二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廣州成為廣東省列入示范基地的唯一城市。
今年9月,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研討班在西安舉行。會上,科技部、中宣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5部門為今年4月共同認定的第三批21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授牌,其中集聚類為5家,單體類為16家。利亞德集團、勵豐文化榮列榜單。
迄今為止,科技部與中宣部會同相關部門共認定55家基地。與前兩批相比,第三批基地首次增加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單體類基地。這些基地中哪些表現尤其突出?
2019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在2019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上發布了“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強榜單”,經過構建評價模型、采集分析數據、評價測算與專家研討四個環節綜合評定而成。利亞德憑借智能顯示與文化視效的典型示范作用,獲得專家委員會一致認可和極高的評價。
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圍單體類基地十強并排名榜首
為什么是“利亞德”?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倪寧教授對基地十強榜單進行解讀時指出,在基地發展過程中,各基地的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成為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單體類基地十強中民營企業占比達60%,直觀地展現出民營企業在文化科技融合中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集聚類基地中集聚了騰訊、網易、愛奇藝、優酷、閱文等一大批擁有知名品牌的民營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在基地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利亞德集團董事副總裁、集團文化旅游事業部總經理朱桑(右三)
利亞德集團董事副總裁、集團文化旅游事業部總經理朱桑出席發布會,并作為單體類十強企業代表分享了利亞德集團在文化科技融合發展中的成果和經驗,引起現場熱烈反響。
在“文化科技融合”的戰略下,利亞德集團以科技為支撐,致力于打造極致的視聽文化體驗,依托聲、光、電及虛擬現實產品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在公共文化、數字創意、文化旅游、娛樂體驗等領域將內容與科技深度融合,全面布局大文化時代。
同時,在“文化與科技融合”實踐方面,利亞德打造了許多經典案例,也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滿意的答卷: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國慶50周年、60周年、70周年慶典活動、一帶一路論壇、APEC峰會、上合組織峰會、G20峰會、金磚國家峰會......這一系列國家重大政治文化活動視效服務商的名字都是利亞德。
2019年10月18日晚,武漢軍運會開幕式驚艷了世界。利亞德集團作為軍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制作(總承包方),將聲光電技術運用的淋漓盡致,打造了一臺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視覺盛宴。這是首次由民營企業在國家重大國家級活動中獨立承擔總制作的職責,也是利亞德將“最傳統”的中國文化元素和“最先進”的視效科技完美融合的又個一里程碑之作。
如今,文化領域各行各業正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推進科技融入文化領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可以預見的是,當文化遇見科技,碰撞出的不僅僅是靈感與創意的火花,更是關乎新型業態、智慧生活乃至產業變革的未來圖景,而這場好戲才剛剛開始。
當傳統文化遇到數字科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2019年,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文化產業領域的亮點和焦點,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更是被寄予重望。4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轉型升級、深度融合,創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業態,提升服務效能。6月,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不僅意味著我國通信技術的一次成功飛躍,也給文化產業帶來了拓寬更多應用場景的可能性,意味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了更大的科技助力。
就在今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體系,實現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今年文化和科技融合相關政策的持續出臺,體現了國家對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大力扶持,也讓我們看到了數字文化產業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在以往傳統業態的時代里,是此消彼長、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到了數字化時代,產業的發展已經朝著正和博弈、共贏協作的終極目標前進。
10 月 25 日,在 2019第二屆 " 文化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 " 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洋洋發布并解讀了《2019中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宋洋洋指出,推動文化資源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文化內容創作生產、促進文化產業鏈和科技創新鏈有機銜接、注重5G環境下新業態的培育、積極拓展文化科技重點應用場景是下一步我國文化科技領域的重點方向,文化科技創新將成為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的新引擎之一。根據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 3.87 萬億元,比 2004 年增長 10.3 倍。不僅如此,數字經濟作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應用領域,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8 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 31.3 萬億,占 GDP 的比重高達 34.8%。
在南京文化科技融合交易會展館上,我們隨時能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所帶來的魅力。在廣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區,勵豐文化聯合利亞德集團展出的Optitrack紅外光學動捕系統成為最大亮點。正是這套技術系統讓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孫悟空”跳起了街舞,引發現場無數人駐足欣賞,儼然成為展館中的“小劇場”。據了解,目前利亞德OptiTrack紅外光學動捕系統系列產品已廣泛地應用于影視、動漫、游戲、模擬仿真訓練、體育運動科學分析、醫療康復、教育培訓、工業制造等諸多領域,為眾多好萊塢和國內的影視動畫制作提供了動作捕捉服務。
利亞德Optitrack紅外光學動捕系統演示引發觀眾熱情
作為文化創意類企業,勵豐文化以“科技演繹文化內涵 文化創造美好生活”的品牌發展理念,在數字創意技術領域進行持續投入和應用服務,掌握了全息幻影成像、虛擬現實VR/AR、3D Mapping光雕投影、沉浸式環境交互、高端數字音頻系統等技術,并將現有的技術和產品運用到文化旅游產業鏈中,不僅提高了產業的質量和體驗感,更推動整個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發展。如文化旅游演藝4.0作品——茅臺《天釀》大型新媒體空間體驗秀;通過景觀亮化、光影體驗等技術,并融入本土文化特色的夜游經濟項目,如成都錦江夜游、順德《鳳起滄瀾》光影文化展、廣州越秀區傳統中軸線燈光亮化工程、廣州科學城綠軸廣場情景空間秀、浙江衢州水亭門·信安湖光影秀等。
南京大明文化總經理王鑫鑫(左)與勵豐文化高級副總裁沈時進(右)簽約
26日下午,在南京文化科技融合交易會上,勵豐文化與南京大明文化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就雙方將共同打造的“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親子樂園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勵豐文化將憑借自身“產品技術創新”、“應用集成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特色優勢,為南京大報恩寺這座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力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賦能文旅消費體驗業態創新升級。
南京融交會勵豐文化展區工作人員合影
在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利亞德集團勵豐文化將始終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創新探索,充分發揮文化科技+金融的創新發展路徑,圍繞舊城改造與城市更新、景區提升與產業升級、公共文化與產業融合三大領域實現重大項目的商業模式創新,助力高質量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共建城市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