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制造業漩渦的人都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悄然而至。第四次工業革命簡稱“工業4.0”,與以往三次工業革命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工業4.0”更強調轉型的力量——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從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到注重細節的精益化生產,從單一的工廠生產、經銷網絡銷售到F2C發展模式,無一不在強調轉型的重要性。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正如工信部副部長馮飛所說,中國制造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存在兩大問題,一個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第二個是有效供給不足。如今中國的工廠需要升級,制造業需要轉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已成為業界共識!
正如廣州天逸電子有限公司最近的大舉動——大規模的更新生產設備,成為企業“智”造的基礎,為企業轉型升級埋下伏筆。天逸更新生產設備原因有三:
原因一:順應“中國制造2025”的響應
李克強總理早在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宏大計劃,現如今“工業4.0”已上升成為德國的民族戰略,且總理更是上擔任起了“中國制造2025”的超級推銷員。可見,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制造業的重大意義。
在總理首度提出這一宏圖大計之時,天逸緊跟國家的步伐,計劃改造生產車間、更新生產設備,創建一個規模更大、效率更高、質量更精的生產環境。因此,在“工業4.0”概念風靡全球的今天,天逸已率先完成轉型的第一步。
原因二:市場對天逸產品的迫切需求
隨著天逸品牌知名度的日漸提高,市場對天逸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原本日以繼夜運作的高負荷的9條生產線已不能滿足每月的出貨量。天逸必須立即加大對生產的投入,除了更新效率更快的設備,還需要增加生產線。
讓天逸公司全體體會更深刻的一件事是:前段時間,一直暢銷的天逸AD-2SE突然變得更加火爆了,多家經銷商向廠家批量訂貨,原有的庫存不能滿足突如其來的大批量訂貨,致使這款功放5、6月一直處于緊急缺貨狀態。當時新的生產線還沒有完成改造,原來的生產線有1/3都用于生產這款熱銷的旗艦機,生產工人不辭勞苦的延長工作時間,發揚“奮發向上、團結協作、樂于奉獻、規范誠信、紀律嚴明”的企業精神,直至完成任務。
2016年上半年,天逸日均發貨量是滿滿的兩貨車,出貨量大的時候貨車得往返2~3次。如果生產量跟不上發貨量,企業如何能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由此可見,天逸進行大規模的設備更新,是提高機器產量的明智之舉。
原因三:為推出高科技數碼產品、數字產品做準備
天逸憑借對科技的信仰、對創新的沖動,斥巨資組建一個全新的無塵凈化車間,該車間由全自動電路板生產系統、全自動貼片焊接設備、全自動高精視覺印刷機、德國AUTOTRONIK集成電路貼片機、大型高速無鉛熱風回流焊機等等設備共同組成。
今后該生產線將主要用于生產高品質時尚數碼產品、高級發燒音響產品以及專業、民用類全景聲數字影院系統等高科技音響產品。2016年7月,新的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從今以后,所有生產設備將大放異彩。
當然,智能制造并不是簡單的生產流程和工藝的高級自動化,更重要的是把來自于生產流程、內部管理和消費市場上的數據運用起來,才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
天逸已率先完成中國“智”造的第一步——升級生產設備使生產流程和工藝高級自動化,在接下來的日子,企業將結合歷年來市場數據,制定發展戰略,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