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著名的麻雀瓦舍因租金問題關門,北京Mao LiveHouse也于上月底正式關閉了;另一邊廂,合縱音樂LiveHouse卻在今年北京落成,有望成為另一個大型的娛樂演出場所。一方面LiveHouse大受音樂愛好者和年輕人歡迎,另一方面卻面臨著發展的困境,究竟LiveHouse何去何從?
麻雀瓦舍
MaoLiveHouse
合縱音樂LiveHouse坐落于北京長安街沿線的五棵松商圈,與Apple亞洲旗艦店毗鄰而立。LiveHouse內部將采用國際頂級聲光配置,更將預設VR全景攝像系統,未來將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大型的、科技水平極高的影音娛樂演出場所。
合縱LiveHouse
LiveHouse演出形式最早起源于日本。和普通的酒吧駐唱不同,LiveHouse場館具備專業的演出場地和高質量的音響效果,一般都更傾向于為有原創作品的獨立音樂人或樂隊提供演出場地。由于可以近距離欣賞各種風格的現場音樂演出,演出氣氛好,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
隨著各種類型的LiveHouse演出越來越多,樂迷們不但可以選擇喜歡的音樂演出類型,比如爵士、搖滾、民謠、古典等,而且這種演出每周都有,不像大型演唱會幾個月才有一場,是一種更日;膴蕵贩绞健
目前全國各地有很多LiveHouse,但都是規模很小,很像酒吧的那種,因為LiveHouse對音響要求高、投資大,如果大家沒有養成這樣的觀賞習慣,養一個LiveHouse是很燒錢的,然而門票卻比演唱會便宜得多。有人算過一筆賬:如果每場演出平均100人,一般演出門票價格也就50至60元不等,所有的門票收入我們與樂隊按照3:7或者4:6的比例分成,算下來一場也就2000元左右收入?墒荓iveHouse還要負擔水電、音響設備以及聘請調音師和宣傳平臺,盈利確實有限。
LiveHouse 的困境
道略音樂曾經舉辦過沙龍探討過Livehouse經營的困境,當時北京MAO李赤、School酒吧劉非、糖果現場后思慧等7位嘉賓一同探討,最后總結出LiveHouse 的經營困境大概有以下5個:
01 房租成本過高。目前,房租占到LiveHouse 整個經營成本的70%-80%,讓很多的經營者感到喘不過氣。但很多人都認為,房租并不是壓垮 Livehouse的主要原因,比如北京MAO,房租漲了5倍之前卻依然在堅守。
02 收入模式單一。目前,Livehouse以場租、票房分成和酒水3項收入為主,雖然有經營者認為,Livehouse就該以場租和票房為主要收益,但當音樂人和場地都不掙錢的時候,場租、票房和酒水便再難以維持經營了,就要想一下賺更多的錢了。
03 演出資源匱乏。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90%的Livehouse每周演出不足1場,場地激增,然而內容補給卻沒有跟上,現今,知名樂隊和藝人已經走進劇場甚至體育場館,而小的樂隊還沒有成長起來,導致樂隊和藝人資源出現斷層、青黃不接。在座嘉賓坦言,“樂隊和內容的問題曾將面臨過,也一直面臨著”。
04 運營思維落后。也許,不能說Livehouse思維落后,而是面對新的進入者,傳統Livehouse在運營思維和方式上依然沒有變化。滾石音樂、摩登天空、合縱音樂用自有的音樂人解決了內容資源匱乏的問題、世紀樂夢用全國連鎖彌補了Livehouse孤立經營的弱勢,樂視音樂、酷狗繁星意圖將線上流量導流到現場。
05 觀眾規模小。雖然《董小姐》、《南山南》、《南方姑娘》等獨立音樂逐漸被大眾知道、接受和流行,但這并沒有讓大眾對Livehouse這種演出形態有更多認知,也就沒有轉化為觀眾。太合樂動肖江也說:“現在針對Livehouse這種小眾的、垂直的售票平臺已經有很多了,比如有演出、POGO、大麥的今天玩什么,但這些平臺面臨著用戶積攢很慢、互聯網流量很小一個窘境!
挑戰意味著機遇?
這一切是否就意味著LiveHouse要衰落了?筆者認為,這只是個洗牌的過程,并不是行業唱衰了。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有一定的階段,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經過粗放型的發展階段后,LiveHouse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雖然我們看到眾多一線城市的老牌LiveHouse面臨著逐漸衰落的境地,但LiveHouse同時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悄然走紅。LiveHouse本身不可能像大型演唱會一樣創收,然而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卻可以維持LiveHouse的生存,以致于形成自己的金漆招牌,對LiveHouse來說也許便已足夠。
LiveHouse要生存,不妨考慮一些成功的經營模式:
1.品牌化連鎖經營,如今滾石的中央車站和MAO LiveHouse都在連鎖化,摩登天空Modernsky Lab和樹音樂的后山也有連鎖的機會,燦星也在做自己的好聲音演出院線,這些都是資本運作的結果。當摩登天空完全地加入游戲后,肯定會擠壓傳統個體LiveHouse的生存空間。
2.多元化立體經營,比如HIT FM承包了原來的星光現場,除了做演出也做自己的其他項目,DDC打造一個多元化立體的青年文化生活空間,不把自己當作演出場所運營,不依托于產業布局和商業鏈!
品牌化連鎖經營、多元化立體經營是否意味著LiveHouse將要起飛?對于這個,我們現在還不能下定論,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主流藝人接觸到LiveHouse,隨著《中國好聲音》等歌唱類選秀節目的火爆,更多主流藝人的進入有利于推動LiveHouse作為一種新生活方式的普及?偟膩碚f,這是一種新的發展機遇。
3.與互聯網接軌,大數據分析。如果改變不了內容,就改變宣傳推廣方式,也是能解決問題的。與互聯網接軌,可以進行流量的導入,從而實現網上推廣和音樂社交,這些都是互聯網形勢下新型的商業模式。同時,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進行標簽篩選和預演評估,把音樂和分類對齊,把分類和人群對齊,把人群和位置對齊,互聯網用大數據讓演出更加精準。
長期以來,演出市場一直是一個分散的市場,藝人分散、場館分散、主辦方分散,Livehouse更體現了這種特點,全國有300多個場地,幾千支樂隊,演唱會一年只有1300場,Livehouse演出一年有近10000場。分散、制約著Livehouse的集約化發展。在大型演唱會領域,美國出現了Live Nation這樣的整合者,整合各個地區的場館,目前控制了北美地區大量的場館資源,也正因為如此,Live Nation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主辦方,售票數量是第二到第七位主辦方售票量的總和。
Livehouse聯盟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將場地方整合起來之后,主辦方、樂隊將會省下很多精力,不必再一個個場地去對接,場地的檔期也會更好地安排,而相比于保利劇院直營式,聯盟的合作方式雖然松散,但能夠保持Livehouse場地品牌本身的個性,在此之上,內容多了、收益也多了。
編者語
無論是任何行業都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也都會面臨著洗牌階段。在經過了粗放型的發展階段之后,最終都會回歸到穩定的狀態。不斷地尋求新的發展之道,多元立體化的經營會更加地適合消費者心理。
音樂產業的發展如此,演藝設備行業亦然。在經過了前期的快速發展之后,總會迎來轉型、洗牌的階段。優勝劣汰的結果使得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會輕易放松腳步,市場規范化、發展模式多元化,產業鏈多元發展。
LiveHouse的機遇,音樂產業的完善無不為演藝設備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商機。頂級的音樂器材和音響設備需求對音響音頻等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為演藝設備行業的發展提供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