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io Academy Sonnet,讓我想起了Sonus Faber,而且是二十多年前Electra Amator那個時代的Sonus Faber.榫接的音箱,漂亮的實木,細膩的做工,比起一般書架喇叭尺寸要來得大,Academy Sonnet怎麼看都像是現代版的Electra Amator.
還有什麼元素讓Academy Sonnet充滿吸引力?意大利手工制作.是啊,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還能夠堅持在意大利手工制造,他們堅持的是一種工匠精神,想要世代傳承,手作音響藝術的精神.指尖輕拂過Academy Sonnet的喇叭箱體,榫接的縫隙那麼平整,這要經過多少打磨的功夫?想到這里,指尖彷佛傳來細微的電流,是啊,這確實是工匠精神.
說實話,實木并不是制作喇叭最好的材料,實木來自天然木材,而天然木材生長的速度,取決於天候,雨下得多,年輪會厚一點,質地松軟一些,雨下得少,年輪瘦一些,密度高一點,這一輪又一輪的疏密,并不平均,拿來做喇叭可就吃力不討好了.喇叭箱體講究質地密度平均,所以MDF、HDF這些人工板材就是最實用的材料,它們雖然一樣是木頭,卻經過人工高壓制作,密度均勻一致,且經久不易變形.反觀原木,它的密度并不那麼平均,每一批木料也都有若干差異,拿來做喇叭可得要精挑細選,不然每一對喇叭可能聲音都不太一樣.還有,原木的氣孔會吸收空氣中的濕氣,如果制作不佳,時間久了可能會龜裂,這些都是麻煩事,Chario為什麼這般勞神費事,堅持使用原木?原廠的答案很「藝術」∶因為原木是活著的材料,原木制作的喇叭可以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音樂生命力.
以尺寸來說,Academy Sonnet真的不小,雖然它還是書架喇叭,但我們可以把它視為書架化的落地喇叭,因為Academy Sonnet搭配了專用腳架.這款專用腳架只給Academy Sonnet使用,完全量身定做,設計得很漂亮.拆箱安裝的時候,得要自己所幾個螺絲,過成就像組IKEA家俱一般,可是這個腳架制作的精確度,比起我裝過的IKEA家俱不知要精準幾十倍,組合起來一點縫隙都沒有.我不禁贊嘆,在這麼細微的地方都能如此用心,過去對Chario確實太少接觸了.
Academy Sonnet可以視為書架化的落地喇叭,因為它搭配了專用腳架.這款專用腳架只給Academy Sonnet使用,完全量身定做,設計得很漂亮.
Academy "S"是Chario最高階的系列,總共五款喇叭,分別是Sonnet、Sovran、Serendipity、Sapphire與Solitarie,只有Sonnet是書架喇叭,Sovran與Serendipitu都是落地喇叭,而Sapphire與Solitarie都是中央聲道喇叭,可見Chario頗為重視多聲道系統.關於Academy系列的介紹,Chario也非常特別,寫了一長篇關於喇叭設計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論點,就是討論科學與音樂的關系,這段文字很難定義為「產品介紹」,更多一些設計理念的闡述.
喇叭究竟是什麼?是電腦計算產生的「工業產品」?還是全能的發聲「樂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喇叭單體運動時,音箱內部的空氣成為單體的負載彈簧,推動外部的空氣發聲,所以我們需要堅固強硬的音箱,這樣才不會產生諧振,才能消除失真.可是如果我們把喇叭當作全能樂器,譬如像小提琴,琴弦摩擦的時候,傳達到琴身,從音柱產生諧振共鳴,發出美妙的聲音,那喇叭也像樂器一樣嗎?或者,我們該讓喇叭音箱產生共鳴,師法樂器,這樣才能重現更真實的小提琴?
讀到這里,我不禁要說Chario真是一家浪漫的廠商.他們明明懂得喇叭設計的道理,卻又想讓喇叭像樂器一般發聲,事實上,他們從1975年開始,就已經發展出自家設計喇叭的五大法則∶第一、應用聽覺心理學;第二、重視時間領域的測量;第三、使用最低元素測量(FEM)模擬喇叭單體與箱體;第四、主觀聆聽的紀錄分析;第五、應用最先進的材料科學.這五大法則每一條都可以長篇大論來敘述,可是Chario的設計理念,顯然是用科學的法則,試圖創造重現聲音的藝術品.這當中不僅是科學測量,更重視聽覺心理學對聆聽者的影響.
從科學到藝術,Academy Sonnet有許多設計上與眾不同之處.先講單體,Academy Sonnet使用了20mm高音單體,銀白色的外觀,很容易誤解是金屬振膜,但實際上是絲質軟半球高音,原廠稱為SILVERSOFT.中低音單體口徑為170mm,原廠稱為ROHACELL Full-Apex,表面看起來加上了碳纖維,ROHACELL則代表這是一種復合材料振膜,軟硬兼施消除振膜本身的諧振,而Academy Sonnet用的這兩個單體都使用強力釹磁鐵.箱體設計采用低音反射式,反射孔不是普通的圓形,而是類似橢圓的長條開口,位於喇叭箱體背後上方.
Academy Sonnet使用了20mm高音單體,銀白色的外觀,很容易誤解是金屬振膜,但實際上是絲質軟半球高音,原廠稱為SILVERSOFT.
看起來是很單純的二音路、二單體、低音反射式喇叭,不是嗎?當我把Academy Sonnet裝到專用腳架上的時候,我才注意到設計特別之處.專用腳架與Academy Sonnet喇叭中間要鎖兩個螺絲固定,螺絲要從底下網上鎖,一個人不太好搞定,和同事一起裝,一個負責搬Academy Sonnet,一個從底下對準螺絲孔.好不容易裝好了,奇怪,這樣裝對嗎?
Academy Sonnet的喇叭上下有別,上方帶著弧線,沒辦法平放,況且要和腳架固定起來,要靠底部的螺絲孔位,一定不會弄錯.就算不組裝,也知道高音單體在「下方」,中低音單體在「上方」,一般喇叭大多將高音擺在上方,中低音擺在下方,像Chario這般將單體顛倒配置,倒也不是前所未見,Dynaudio早就行之有年.安裝專用腳架之後的Academy Sonnet,喇叭略微後傾,斜角面板設計當然也不是Chario的創舉,為了追求時間相位一致,Thiel早就已經這麼做了.既然高音在下、中低音在上不稀奇,面板傾斜也不是Chario創舉,到底我覺得Academy Sonnet哪里奇怪?
答案是把這兩種「設計原理」加起來用很奇怪.我們知道喇叭前障板傾斜,為的是時間相位一致,高音跑得快一些,所以向後退,中低音跑得慢些,所以往前進一點,可是這聲波頻率跑得快、跑得慢,時間差的距離要多大?前障板要多斜?這并不是隨便做出來的,而是要讓「音圈」的位置落在同一個垂直軸線上,這樣才能讓發聲點「時間一致」.可是Academy Sonnet這顛倒擺放的單體,加上向後傾斜的設計,等於讓高音更往前擺,低音更往後擺,那不是快者更快、慢者更慢?
答案藏在分音器里面,時間相位的修正不一定靠傾斜的前障板,分音器的被動元件,多得是方法可以修正,如果您看過Dynaudio Evidence的分音器,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標榜一階分音的Evidence,分音器卻那麼 龐大,里面藏著許多用來修正的被動元件.Academy Sonnet也是如此,但是原廠沒有把秘密講出來,他們不希望用太多的科學,破壞了Chario設計喇叭的藝術感.
Academy Sonnet顛倒擺放的單體,加上向後傾斜的設計,等於讓高音更往前擺,低音更往後擺,那不是快者更快、慢者更慢?原來,它是透過分音器來修正時間相位.
查不出Academy Sonnet分音器里面的秘密,我們直接來聽吧,畢竟喇叭是買回來聽的,不是要拆解研究的.我一開始用Linear Acoustic LAV 60 MKII搭配,Sonnet很好推,100瓦的LAV 60 MKII推起來輕輕松松,一點都沒有負擔.既然Sonnet這麼好推,來個管機的搭配,換上惠樺Oriole 1BV真空管機,聲底更顯濃郁芬芳.比清爽、比勁道,LAV 60 MK II比較厲害,可是音樂的韻味,Oriole 1BV的搭配更顯甜潤,更為Q彈,兩者各有千秋,可是對Chario那「原木韻味」的想像,似乎真空管機更顯得美一些,所以最後我選擇浪漫的組合,用1BV來聽Sonnet.
Academy Sonnet的聲底帶著陰柔的美感,讓人不禁懷疑那是不是原木箱體帶來的好處?用Academy Sonnet來聽人聲很是享受,聽芭托莉與特菲爾的「Cecilia & Bryn」二重唱,費加洛婚禮的二重唱「Cinque...Dieci...Venti...Trenta」,音樂從輕盈的弦樂開始,Academy Sonnet的弦樂群質地縝密,而莫札特的弦樂寫得輕盈,特菲爾第一句唱的就是Cinque...Dieci...Venti...Trenta,厚實的歌聲與弦樂群相互呼應,Academy Sonnet的層次很好,管弦樂團與歌唱者的一呼一應,把費加洛婚禮那喜劇的氣氛點綴出愉悅的表情.
初聽Academy Sonnet,會覺得這喇叭的音色略暗,可是越聽越耐聽,怎麼聽都不累.許多人判斷喇叭,總會說∶「啊!這喇叭的高音很漂亮.」如果用這樣的角度來看Academy Sonnet,可能馬上就讓它出局了.可是,如果只有高音漂亮,那不叫音樂啊?管弦樂團的弦樂不只有小提琴,還有中提琴與大提琴,三者加起來才會有頻段均衡的弦樂群.雖然Academy Sonnet的個性顯得有些保守,可是這內斂的高頻段延伸,卻顯得自然又舒服,所以我在聽芭托莉與特菲爾唱「費加洛婚禮」的時候,聽見的不僅是次女高音與男中音,還感受得到歌唱的表情,細微的嗓音與口唇變化,表現在歌聲當中,Academy Sonnet都能輕松地表現出來.是啊,這份音樂的輕松感得來不易.
我不禁想到原廠所說的「音樂生命力」,那是他們挑選原木制作喇叭的原因.聽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從「你那好冷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接著聽「人們叫我咪咪」(S, Mi Chiamano Mim),這兩段剛好是第一幕的最高潮.聽帕華洛第與芙蕾尼對唱,帕華洛第的歌聲渾圓厚實,在Academy Sonnet上面更是明顯,這段詠嘆調的高潮停在「希望」,那句La Speranza,男高音拉到了最高峰,Academy Sonnet從容不迫地把高音帶了上去,依然滑順圓融.詩人講了故事,換上演咪咪的芙蕾尼,她說人們都叫我咪咪,可是我的名字是露琪亞,您知道愛情故事就如此開展了.咦?我怎麼沒說Academy Sonnet唱得怎麼樣?如果您已經聽得入神、聽得入戲,Academy Sonnet唱魯道夫就是魯道夫,唱咪咪就是咪咪,都已經聽見歌劇的生命力了,您還要什麼?
用真空管機來推Academy Sonnet,實在是浪漫加上浪漫,讓Academy Sonnet的音色增添暖色調,而且怎麼聽都舒服,尤其是低頻段的質地軟嫩Q彈.像是「Tango, Tango」這張Viveza弦樂四重奏的專輯,激烈的探戈舞曲,在Academy Sonnet上面活潑躍動,弦樂帶有舒服的張力.再聽帕爾曼的「電影琴聲」,里面也有電影「女人香」的探戈主題,用Academy Sonnet搭配管機,這探戈唱起來更柔、更美了.
對Academy Sonnet來說,柔美浪漫一點都不缺,聽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巴倫波因演奏,尼爾森指揮柏林國立管弦樂團,慢板的第二樂章一樣從弦樂群開始,Academy Sonnet唱得軟綿綿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弦樂群,又柔又美,迎接著鋼琴獨奏.Academy Sonnet表現鋼琴不僅有柔美的光澤,還有足夠的厚度,您真的不能把Academy Sonnet當作書架喇叭來看待,它確實可以表現出真實鋼琴的尺寸與比例,而巴倫波音彈奏那一連串長長的樂句,鋼琴顆粒此起彼落,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Academy Sonnet把這些錯落有致的鋼琴音符顆粒,清晰地鋪陳,而背後支撐鋼琴的弦樂群,卻又是那麼 綿密.
以聲音的調性來說,Academy Sonnet很有自己的主張,它不刺激、不猛爆,但多得是柔美浪漫,這般愉悅舒適的自然表現,或許是設計者所要表達的意念吧!如果您是性能派的取向,可能會覺得Academy Sonnet太柔,少了殺氣,可是如果您只想舒舒服服地聽音樂,聽見音樂里面的柔美浪漫,那這可真是一對美不勝收的喇叭.
器材規格
形式∶2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20mm SILVERSOFT高音×1,170mm ROHACELL Full-Apex中低音單體×1
效率∶90dB
平均阻抗∶4Ω
尺寸 (含喇叭架)∶750 × 540 × 460 mm (高×寬×深)
重量 (含喇叭架)∶13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