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調?同調!暫且不介紹這是一個什么品牌,因為我一開始也不知道.在網上查了很久的資料,才在X寶上找到了他家的店,才找到一點點有限的介紹.介紹中直接對比BOSE M2(下文中的M2都指代同調M2),所以我也很好奇這是一款什么樣的音響,在極少有人了解的情況下,會有如此信心去對比這樣一家老牌揚聲器廠商的產品.不過,這外觀確實蠻像的,倒也不是說是照搬照抄,亮點還是很可以看到明顯的不同.那就不管其他的,就先說說我拿到這款音響時候的第一感受.
拿到M2的時候,我感覺很沉,拆開卻發現音響體積并不大.對比之前體驗過的聲擎A2+,A2+已經算是小型桌面音響了,但是同調M2更小,可以用小巧來形容.115x66x123mm的大小,和BOSE M2的相差不大.連接完畢之后,一打開音樂,小小的箱體內瞬間爆發出讓我驚訝的效果.低音很搶耳,真的是相當搶耳,整個辦公室的同事又都被吸引(為什么是又?之前體驗A2+的時候也如此).在大空間中,都有這樣的一個不自覺的習慣,就是音響的低音如果比較震撼,就很容易讓我們對它產生興趣.因為相比較小空間比較容易能把聲音聚集,大空間中想要產生厚重的音場是相對困難的.如果音響的低音處理不好,就容易給人大街上吆喝買賣的煩人大喇叭.
第一感受給我留下不錯的印象,那么按照國際慣例,就先對外觀描述一番.
我起初以為這對音響是用金屬做的,當然我知道只憑外觀涂料裝飾就來判斷材質是不對的,但是第一眼就是給我這樣的錯覺.通體亞光深灰的色彩讓其金屬質感很強烈,很耐臟,也比較穩重.手指輕輕敲擊箱體,沒有聽到金屬的聲音,也沒有木質那種沉悶感,初步猜測是使用了塑料,這并不是說音響檔次就"papapa"往下降.如果真的使用金屬材質,那發出來的聲音會很硬,共鳴性不好,不討喜.如果是采用木質,可以降低箱體諧振所造成的音染,音質普遍好于塑料音箱,當然成本也就偏高了.那采用塑料的話,成本可以降低,但是可塑性好,而且可以減輕箱體重量.高端的音響采用塑料箱體的也有不少,而且音質也可以很不錯.
拿著音響觀察了一圈,發現接縫并不多.除了鼓膜與箱體之間,網罩與箱體之間,背部接口板與箱體之間的必要接合縫之外,箱體只有一條接縫,對于塑料材質來講,這樣的接縫很密實,有種金屬接縫的感覺,做工不錯.正面做了兩段式處理手法,鋁合金材質的網膜占了大部分位置,所占去的比例適中,視覺上沒有感覺到頭重腳輕.透過網膜,可以隱隱約約看到里面的播放單元.
頂部很干凈,沒啥裝飾.底部也就只有四顆墊腳,一來防止磨損箱體,二來可以減震.
每對音響都分左右聲道,背部的接口也就必定會有側重.右聲道的很簡單,一個"To Left Speaker"接口連接左聲道就夠了.然后在看左邊,一個"Audio Input"用來連接電腦的耳機插孔進行音源輸入,一個"DC Power"用來連接電源,還有一個"To Left Speaker"用來連接...不對啊,這個應該是"To Right Speaker"才對啊,用來連接右聲道的.看來同調在這種細節上還是需要注意的.
兩側的鼓膜造型才是這對音響的亮點.每一側都有五顆六角螺絲固定鼓膜,用了鈦金屬,官方稱之為--鈦膜.很少看到會有廠家在小型桌面式音響的同一個箱體一個聲道使用兩片鼓膜,特別顯眼,這樣也就和BOSE M2區別開來,增加了辨識度.在播放音樂的時候,鼓膜的震動感看上去不是很強烈,用手輕輕碰觸還是很有節奏感的,可能是鈦金屬的緣故吧.
整體工藝上看比較滿意,雖然造型上不是那么驚艷,但是在側邊使用了棱角切割造型,還是豐富了單調的箱體.其實我倒是覺得色彩上可以換一種,要么亞光黑,要么純白,也可以采用鋼琴烤漆,增加格調.這種深灰色雖然耐臟,但是很不討喜.
隨音響而來的還有一個小東西,我在漫步者的音響中見過,就是無線遙控器,旋轉按鈕造型,現在有不少車載娛樂系統用來調節音量的也會有類似的這么一個東西.按一下控制音響開啟或者關閉,同時底部三顆燈會亮一下作為提示.順時針旋轉且不松開是增大音量,逆時針旋轉且不松開是減小音量,相對應的燈都會點亮,操作很簡單.使用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當調整過音量,如果用遙控器關閉音響后再次打開,音量不會保持關閉之前的狀態,需要重新調整音量大小(不包括電腦調整的音量大小).好處便是可以防止再次打開的時候瞬間的大音量,保護了音箱也保護了我們的耳朵,只是不知道這是故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
無線遙控器雖小,但是旋轉頭使用了整塊金屬.但是一對比,底座使用的塑料材質就顯得降檔次了,而且接縫比較大,做工也沒有音響本體的精細.上頭金屬下頭塑料,這樣一來顯得頭重腳輕,而且仔細一看,旋轉頭放在底座上竟然是歪的,這個應該是做工問題了,但愿只是我拿到的這個有瑕疵.
扯了這么多關于外觀的,接下來還是說說音質吧.文章開頭說了M2的低音很搶耳,真不是吹的.一對小音箱,究竟能夠爆發出多大的能量?之前的UE BOOM,聲擎A2+等等已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的同調M2也不例外.
最近由于加班多,經常通宵熬夜.夜深了,周圍也就寂靜了.除了鍵盤的敲擊和鼠標按鍵的聲音,那就只有我們幾個苦逼設計師瞎哼哼的單調走音自娛自樂了.本來嘛,加班久了容易犯困,那就應該聽聽咚次噠次咚次噠次來提神.但是這兩年廣場舞的迅速擴張,公司樓下廣場,9點之前是各種咚次噠次咚次噠次的神曲循環播放,著實已經不想聽節奏太動感的音樂.我們一直認為,聽獨立音樂人的小眾音樂,大家一起跟著哼,是不錯的想法.
董小姐,這位讓人浮想聯翩的姑娘,可以是情人,可以是友人,更可以是故人,可以是親人.隨著音樂的旋律,腦中的畫面清晰可見.吉他的聲音很有彈性,卻有有著一絲閑散和慵懶.老宋的唱詞緩緩進入,一瞬間,一個姑娘的輪廓浮現在我們眼前,慢慢地,慢慢地,映入腦中.半程音樂之后,進入一個清新的女聲,和老宋的磁性聲音成為對比,形成一個特別的和旋.聽著既有欲望想要繼續了解這位董小姐,同時感覺她好像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卻又不忍打破這朦朧的畫面.
只有一把吉他和人聲,兩條線很清晰.M2的中低音很出跳,感覺上有點泛,如果是放在其他風格的音樂中,或許不是很適合,不過用來詮釋這首歌,還是挺好的.人聲部分表現清晰,男聲的表現有韻味,低沉中透露出來男人的成熟.女聲靠后,有種吶喊的感覺,直沖云霄.用錫伯族搖籃曲作為結尾,低聲輕吟,給人繼續回想,但是M2表現出來的空靈感不夠,略感無力,有種人在高出空氣稀薄的感覺.
老宋又一首讓我著迷的歌曲,講訴式的吟唱,就像是娓娓道來,和你講訴他的青春,他的故事.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最留戀最不愿錯過的一段時光.男生女生、校園、夢想、四季、追逐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們的青春中最常見的一些詞.我們一路走過,成功過,失敗過,或許為了一件事情而開懷大笑,亦或許為了一件事情而遺憾不已.青春,經歷過便會有遺憾,卻又因為這些遺憾讓我們更加充滿希望,讓生活更加精彩.
以鼓作為開頭,每一聲都很低沉,每一聲都恰到好處,聲聲落入心中.不是很重的鼓聲,卻很容易引起共鳴.不過聽著有點黏,低音的尾部處理可以稍微干凈點.馬頭琴作為點睛之筆,聲音略顯暗淡,可以明亮些.老宋的聲線依舊迷人.整一曲聽下來,M2表現出來的感覺缺少一些滄桑感.
知道逃跑,是在迷笛音樂節上,當然,我沒去現場聽,只是在網絡上跟隨一下而已.或許更多的人知道的只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但是《一萬次悲傷》確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首歌.從吉他的掃弦開始,到各種電子樂器的跟進, 所產生的的力量是強大的,能夠瞬間調動起我的情緒.在經歷過大學五年的是是非非快樂傷痛緊張悠閑的時光之后,心中的感觸特別深.悲傷只是短暫的情緒,需要的是希望,是念想,是堅持,是積極的心態.曲子營造的是一種空間感,亦廣闊顯空靈,亦狹小中爆發.M2在高音部分可以上的去,但是有些發次.空間感不錯,可以撐得很大,而且由于低音有些黏黏的處理,延遲了聲音的收回,最后散開了.
這是在看美食小短片中聽到的音樂,很小清新的一首純音樂.感覺在大夏天找到了清涼的感覺,咬一口紅豆冰,口中瞬間冰冰甜甜,清涼的感覺沁遍全身.這首曲子的樂器很分明,一層層非常明顯.M2可以做到把這些樂器一一區分出來,但是缺少一點彈性,跳躍性不夠,原本清新歡快的曲子少了點愉悅感,略感可惜.
其實同調M2的優缺點在聽過幾首曲子時候已經很明顯了.
低音很沉,延伸性很廣闊,但是力度不夠,可以引起我們的共鳴,但是還不夠震撼人心.由于加班的原因,最近時間看電影,所以就直接網上找了《環太平洋》中機甲對戰的片段,想要聽聽那種拳拳到肉的極度震撼的力度感.聽后的感覺便是力度有了,桌子有震感,效果比一般的音響確實好不少,但是這拳拳到肉的感覺有點肉,此肉非彼肉,而且比較沉悶,這個不足也是這一段時間聽下來最明顯的最直接的感受.
中頻很平穩,同時也是層次最豐富的一部分.這部分聽著比較舒服,人聲的表現也主要體現在這一段中.要說有多毒,不覺得,就如老宋的聲音很有磁性,但是略欠了他那種經歷世事之后的沉淀.女聲的其實挺有意思的,如果說是那種空靈的女聲,并不是M2的強項,反而懶洋洋的那種到很適合M2比較黏的特點.
M2的高頻很有發展前途,目前的情況是,感覺可以上的去,但是偏偏就是沒上去,感覺聲音應該比較緊,但是偏偏有點散,感覺應該到這個點結束了,但是偏偏還有余音.其實也不能說這一定是不足,只是我個人的喜好不是如此吧.我喜歡可以沖上去不封頂的,我喜歡尾音處理很干凈的,我喜歡音形散神不散的那種感覺.
作為一款Hifi音響,同調M2的修飾性強了些,解析力值得肯定,聲音的處理上需要再干凈些.我還注意到一點比較特別的,這款音響貌似比較認位置.向心性比較強,剛還是聽的時候讓我一度以為聲音是從中間傳出來的,這點做得很贊,就是要這樣的感覺.不過吧,人處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遠近,不同的高度,所聽到的感覺很不一樣,只需要10公分的差距就能明顯聽出不同.我想,這個可能和鼓膜特殊的設計有關系吧,也可能是我瞎扯,請不要放在心上.
在開頭,我賣了一個關子,那就是關于"同調"這個品牌.其實……其實這是一家代工廠的自主品牌,M2是他家的第一款產品.品質向BOSE看齊,追求格調是他家的理念.我真的以為是在開玩笑,現在看來或許還真有那么點意思.不能說完全可以媲美BOSE M2,至少很接近了,有些能力還超越了BOSE M2.要從一家代工廠做到一匹黑馬,我不知道有多難,但是不排斥多一個同類產品,同類競爭者.這對我們消費者有利無弊,何樂而不為呢.
這段時間,我一直喜歡用同調M2來聽一些有故事的,或者懶洋洋的,或者很清新的,或者很有回味的民謠歌曲,這可以讓我暫時逃離緊張變態毫無人性沒日沒夜的加班環境.肚子餓了沒關系,稍微吃點東西就能補充能量,但是腦子累了就不好辦了,看到床就睡覺,這是不行的,不然今天拖了任務明天得加倍不上,得不償失.所以嘛,開大音量,點開民謠,暫時閉上眼睛,在深夜里,靜靜聆聽,放空大腦,用心體會,這感覺,蠻好!
最后說一句,其實,M2適合在小空間中慢慢培養,慢慢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