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qs868"><source id="qs868"></source></li>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 <li id="qs868"><input id="qs868"></input></li>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家庭影院) > 家庭影院轉風向:從私人視聽到客廳影院
    家庭影院轉風向:從私人視聽到客廳影院
    更新時間:2014-1-14 14:21:45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賽迪網 調整文字大小:【
    [導讀] 日前,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了《中國平板電視消費者需求分析及市場預測報告》。數據顯示:當前消費者選購平板電視,46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電視呈明顯上升優勢,數據接近60%;與大屏平板電視的高歌猛進相比,另一組媒體數據似乎另有深意:北上廣的城市家庭的周電視開機率已跌至不足30%。

    日前,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了《中國平板電視消費者需求分析及市場預測報告》。數據顯示:當前消費者選購平板電視,46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電視呈明顯上升優勢,數據接近60%;與大屏平板電視的高歌猛進相比,另一組媒體數據似乎另有深意:北上廣的城市家庭的周電視開機率已跌至不足30%。

    在這兩組不同角度的數據背后,反應了當今社會的兩個普遍現狀——前者表明人們對于大屏電視的需求與日俱增,后者則反映了人們單純收看電視節目的頻次乃至時間卻在縮減。

    私人視聽室:名不副實的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炒作了近20年了,大多消費者已經麻木,潛意識中將此定位于廠商的宣傳噱頭——因為只要進了電影院,人們就會發現家庭影院實在是一個“偽命題”。特別是新興的數字電影和IMAX 格式的觀賞效果,讓自家的“家庭影院”相形見絀。

    事實上,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于高端視聽設備的采買,有相當一部分不是用在了客廳,而是很多影音發燒友自設的獨立視聽室。這一狀況的存在有著很強烈的時代特色:沒有寬帶和3G,電視臺節目幾乎成了視頻資源的唯一;加之當年的電視尺寸較小,因此“躲進小屋成一統,任他東西南北風”,便成了很多影音愛好者的必然選擇。

    獨辟一間小屋子,裝修成視聽室,電視屏幕不用很大,但音箱設備要一流的,聲音效果成了主要追求。家庭影院,蛻變為個人欣賞視聽作品的“私人視聽室”。

    長此以往,所謂的家庭影院最終變成了“私人影院”。這種自娛自樂的觀影,跟與家人一起在客廳共賞影視、享受著天倫之樂有著本質的區別。而隨著房價的持續走高,生活成本的日益加大,這種“私人定制”式的家庭影院漸漸走向末路。

    客廳+巨幕:家庭影院新風向

    如今,“家庭影院”概念的再度復興,同樣也是拜科技與風尚所賜——一方面,隨著寬帶的普及,高清節目源日漸豐富;其次,電視機的應用范圍發生了重大變化,都市人更多的是通過手機、PAD、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多屏互動,作為大屏幕的電視機,功能上的價值自然今非昔比;另外,46及以上尺寸的高清電視機,隨著性價比的提升,正在迅速走向普及。

    大屏+高清,這讓人們對“打開電視看電影”有了更多的期許。一句話,越來越強的電影觀賞效果與越來越豐富的視聽資訊,正在重新定義著大屏幕電視的新價值:家人圍坐客廳,欣賞大屏呈現的高清畫質影視,體味著影院的感受——更寬廣的視野,更熱烈的氣氛,更震撼的視效——這,或許是未來人們購買大屏電視的主要消費動力。

    然而,目前的平板電視卻讓消費者異常糾結:液晶電視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在中國家庭相對局促的客廳里的熒屏尺寸上限被定格在了60寸上下。盡管現在賣場已經在叫賣84寸的LED電視,但應者寥寥。有專家指出,除了價格因素外,84寸乃至更大熒幕的LED電視,健康的視距至少應在6米以上,這顯然不合適一般客廳的現狀。

    2013年,巨幕激光電視異軍突起,表明了這種需求落差正有力地推動著電視廠商的技術變革。幾乎同一時間,LG和環球華影均推出了理想舒適視距只需4米的100吋激光電視。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ALPD激光成像路徑設計,加之匹配獨特的玄烏冷屏,新一代的激光電視已經可以呈現人眼天然觀察模式下的擬生態觀感,即使近距離觀看也不傷眼。這為超大屏幕電視進普通客廳掃清了障礙。這種畫質更細膩、色彩更柔和的低功耗巨幕電視,為打造“客廳影院”提供了可能。

    可以想像,一家人相聚客廳,一起欣賞巨幕上的高清大片,或者觀賞一場身臨其境般的體育比賽,為自己喜歡的球星助威吶喊……那,該是多么愜意的一場客廳合家歡!

    期待2014年,新興的激光電視能扮演好這個角色!

    更多相關: 家庭影院私人視聽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音響網2013年度盤點【音響網專題】
    • 行業之痛:音響PK【音響網專題報道】
    • 耳機的歷史——記錄它走過的發展足跡
    • 調音臺-音樂系統的心臟【專題報道】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 走進FBT  享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之聲
    • QSC:從功放制造商到音頻解決方案專家
    • 六十八年風雨歷程 成就sennheiser傳奇之聲
    音響人物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bxg-tj.com 版權所有.1999-2014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86-755-33018766  傳真:+86-755-33010870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垫江县| 微山县| 宁乡县| 洞头县| 五莲县| 江津市| 浮梁县| 五华县| 澄江县| 遂溪县| 甘孜| 嘉鱼县| 眉山市| 余江县| 家居| 汉源县| 巴楚县| 砀山县| 民乐县| 溆浦县| 康保县| 临澧县| 湛江市| 集安市| 敦化市| 建平县| 谷城县| 建湖县| 墨江| 翁源县| 公主岭市| 邢台县| 江西省| 奉化市| 南雄市| 八宿县| 大姚县| 醴陵市| 漳平市| 怀柔区|